团结拼搏/开拓求实/满足用户/科技进步
定风波 · 莫听穿林打叶声
苏轼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- 关于苏轼 -
苏轼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“东坡居士”,世称“苏东坡”。汉族,眉州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宋代文学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苏轼有一颗强大的心
2024年,我们担忧世界的巨变,担忧如何安身立命。但曾有一个人,即使一生数次被贬,面临着艰难的处境,却发现了生命的本真,依然“作个闲人”。他就是苏轼。 元丰五年,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三年,这首《定风波》正写于苏轼前往沙湖途中,路中突遇大雨,苏轼在序中写道:拿着雨具的仆人先行离开,同行的朋友都感觉狼狈不堪,但我并不觉得。雨过天晴,心有感悟,便作了这首词。 不要在意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,为何不一边放声吟咏,一边悠然前行。拄着一根竹子做拐杖,脚踩一双粗麻鞋,一身轻快,胜似身骑大马。被雨淋着不过是件小事,有什么好怕的?一身蓑衣可任凭风吹雨打。微凉的春风吹来,将我的酒意吹醒。抬头看到夕阳斜照在前方的山头,正是我要前往的方向。转身回望一路走来遇到的风雨,归去,对我来说,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。 踏上千里的贬谪之路,苏轼不确定能否再回到京城,不确定前方的路通往何处。更不提苏轼后来又贬至惠州、儋州,但他不论到了哪里,面临一次比一次更艰苦的困境,他一次又一次地振作:寻地、盖房、耕地、种田…… 在命运给苏轼开的玩笑面前,他苦中作乐,依然能发现生活的闪光点:与友人吟诗、作画、饮酒……这位“天之骄子”回望这一生,说: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三处地名标记着苏轼后半生的浮沉飘零,同时流放的岁月恰恰是他一生中短暂地收获平静、闲适的时光。 在经历百般折磨,死里逃生后,苏轼的内心一定是困苦悲凉的,沙湖所遇的这场急雨,一如苏轼遭遇的这场“横祸”,没有躲避之处,没有挡雨之物,只能迎头而上。但下雨或天晴都是自然现象,人生行至高处和跌入低谷亦是如此,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纵使前路崎岖,风雨飘摇,仍要走我的路,继续我的人生。 苏轼正是以一首《定风波》诠释了他心境的转变,从人生失意到诗意,对世界宣言: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 林语堂先生曾在《苏东坡传》中写道:“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,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,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。”更是评价他“世间不能无一,难能有二。” 苏轼的诗词、散文、绘画等多个方面,均达到了文化艺术的巅峰状态,不仅如此,苏轼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,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。读苏轼的词,总能抚慰我们的心。 今天是2024年2月27日, 正月十八, 八九第5天。 岁月是一场场生命的衍变, 生命是一段段重复的旅行, 人生正如花开, 每一次努力都有意义, 让我们从春天出发, 笃定身心,一往无前, 这样我们就不曾辜负生活, 也不曾辜负最美的春天, 保持对生活的爱和热情, 把每一天都活的热气腾腾! 正月十八吉祥! 喝红色壹号,展家国情怀!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“红色壹号酒业”官方微博和公众号。